在運用大孔吸附樹脂進行分離精制工藝時,其大致操作步驟為:大孔吸附樹脂預處理——樹脂上柱——藥液上柱——大孔吸附樹脂的解吸——大孔吸附樹脂的清洗、再生。由于每一個操作單元都會影響到大孔吸附樹脂的分離效果,因此對大孔吸附樹脂的精制工藝和分離技術的要求就相對較高。
靜態(tài)吸附就是把需要吸附處理的溶液與一定量的樹脂加入到碘量瓶中,然后放到恒溫振蕩器中震蕩,再控制一定的時間.需要測吸附前后溶液中你想要測的物質(zhì)的濃度。動態(tài)吸附就是把樹脂置于吸附柱中,讓待處理的溶液從上部流入,下部流出,并隔一定時間取流出水樣測物質(zhì)的濃度,這樣就可以測出樹脂吸附的動態(tài)曲線,以時間為橫坐標,流出水樣的濃度為縱坐標。
大孔吸附樹脂是否失效,主要以所吸附物質(zhì)來確定。如果判斷單周期運行終點,則可以根據(jù)所吸附底物性質(zhì)來定,具體可以通過測定PH、電導率、折光、色譜等方法測定。一旦出口有少量底物泄露,說明部分樹脂已經(jīng)失效,此時可根據(jù)實驗目的判斷是否繼續(xù)運行,若出口幾乎已經(jīng)與入口一致,則樹脂基本上已經(jīng)完全失效。
大孔樹脂吸附的原理主要是由其物理結構決定的,溶液通過大孔樹脂,然后吸附溶液中的所需要的成分,由于樹脂內(nèi)部具有不同的孔徑,溶液進入時,就會留下不同的離子。再將大孔樹脂進行洗脫回收,從而提取、分離、提純所需的離子。
有時,由于樹脂對目的物的吸附力很強而造成解析困難。這時則可以考慮使用聯(lián)合解析法。如使用堿性或酸性乙醇,同時提高解析劑的溫度等等。有時,為了提高解析液中目的物的純度,不選用解析效果好的解析劑。有時為了簡化整個系統(tǒng),不選用價格便宜的解析劑。
樹脂的極性和空間結構是影響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一般非極性化合物在水中可以被非極性樹脂吸附,極性樹脂則易在水中吸附極性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化合物的體積越大,其吸附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