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不振動能自行密實,硬化后具有常態(tài)混凝土一樣的良好物理力學性能,配制的混凝土在流態(tài)下滿足以下要求:
折疊黏性適度
折疊良好的穩(wěn)定性
澆筑前后均不離析、不泌水,粗細骨料均勻分布,保持混凝土結構的勻質性,使水泥石與骨料、混凝土與鋼筋具有良好的黏結,保持混凝土的耐久性。
折疊適當?shù)乃冶?br />
如果加大水灰比,增加用水量,雖然會流動度,但黏性降低?;炷恋挠盟繎刂圃?50~200kg/m3。之間。要保持混凝土的黏性和穩(wěn)定性,只能依靠摻加減水劑來實現(xiàn)。采用聚羧酸類減水劑比較好,也可采用氨基磺酸鹽,摻量為o.8%~1.2%(占水泥重量)。
折疊控制粉體含量
要保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粉體含量是關鍵。混凝土中小于80tim的粉體含量即膠凝材料用量應在000~600kg/m3之間。當水泥用量較多時,可以摻用粉煤灰、礦渣粉或石灰石粉取代一部分水泥,以降低水化熱量。必要時,可以采取減少水泥用量、摻用少量的增黏劑,以保持適度的黏性。一般采用生物聚合物多糖增黏劑。
從國內自密實混凝土研究的文獻上看, 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一般采用全計算法和固定砂石體積含量法。
全計算法的基本觀點為:①混凝土各組成材料括固、氣、液三相,有體積加和性;②石子的空隙由干砂漿填充;③干砂漿的空隙由水填充;④干砂漿由水泥、細摻料、砂和空隙組成。
固定砂石體積含量計算法是根據(jù)高流動自密實混凝土流動性及抗離析性和配合比因素之間的平衡關系, 在試驗研究的基礎上得到的一種能較好適應高流動自密實混凝土的特點和要求的配合比計算方法。
自密實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有什么區(qū)別呢?
他們的主要區(qū)別是由施工這塊導致的。自密實配比需要根據(jù)結構物的結構環(huán)境、施工工藝等作出調整。總體上來說自密實砼需要有較好的黏聚性以及流動性,所以對膠凝材料、砂石、外加劑等要求比普通混凝土要求要嚴格一些,要使膠凝材料充分包裹石子,我們這一般是調整膠材用量、砂率,并且控制石子粒徑,骨料孔隙率等,要其黏聚性則需要尋求外加劑、控制水膠比等。
自密實混凝土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夠流動、密實,即使存在致密鋼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時獲得很好均質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動的混凝土。硬化性能與普通混凝土相似,而新拌混凝土性能則與普通混凝土相差很大。自密實混凝土的自密實性能主要包括流動性、抗離析性和填充性。自密實混凝土混凝土良好地密實。由于不需要振搗,混凝土澆筑需要的時間大幅度縮短,工人勞動強度大幅度降低,需要工人數(shù)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