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長年上門回收銀元,銀錠,老票,紙幣,銅錢,大洋,洋錢,開國紀念幣,袁大頭,帆船,站人,光緒元寶,大清銀幣,造幣總廠。
等銀元,量大可以上門收購。交易方式:請先把銀元放一起,自然光下拍照,正反側(cè)面清晰大圖,發(fā),
只要圖夠清晰即可確定真假品質(zhì)定收購價格!純個人收購,非中介、非公司,非拍賣行。直接當面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價格公道。
注意要點:家傳銀元不要擦洗不要摔不要磨,否則會降值。
大家或許會考慮,店主收價便宜,找店主買銀幣如何?非主營銀幣店鋪,銀幣數(shù)量非常少,價格也不便宜,便宜早讓幣商買走了。
找?guī)派藤I銀幣也不會便宜,除非熟人。你想想,價格已經(jīng)被抬高了,他們愿意銷售嗎?幣商大的客戶是零售商,他們不會銷售,自毀長城。
袁大頭從1100元收購到標價1500元出售,經(jīng)過了店主、幣商、零售商3個渠道,中間還有評級公司和平臺賺取利潤。這么多人賺取利潤,導致銀元收售差價大。大家或許反感中間商賺差價,我再說一個現(xiàn)象。早年只有幣商一個渠道的時候,差價小,玩銀元的人少。如今渠道多,差價大,參與收藏的人卻多了。這就是事實,也是大家的消費習慣所致。
真銀元的特點主要是聽聲音脆而洪亮,有音韻,互擊有余音產(chǎn)生,反之則偽;
銀元機制的邊齒細致勻稱,規(guī)整劃一,偽幣的邊齒粗糙,參差不齊,有的還有局部修銼的痕跡。只要細心,肉眼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另外,很多假銀元都是“翻砂”制作的,如遇到文字、圖案模糊,質(zhì)地又偏輕的要當心。
1、查磨損
銀元經(jīng)過長時間的流通,自然生成的磨損擦劃痕跡是沒有規(guī)律可循的,作舊的偽品表露的是人工行為和機器行為的有規(guī)律的磨損面和擦劃痕。
2、比對
簡單的辦法就是持多個同類別的真銀元,然后對照著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假銀元就無跡可遁。周新耀認為,收藏銀元,還需認識年號、發(fā)行機構(gòu)、版別等。同一版別不同年號價格相差很大。同時要在?!罢妗钡幕A上求“精”,選擇一些市場流通量少、品相好的,提高自己的收益率。
3、看外形
真幣采用壓力適度的沖壓,將銀幣冷壓成各種文字、圖案、花紋,其色澤光鮮自然,紋飾深淺適度,邊緣線條粗細均勻,間距也疏密一致。人像、發(fā)絲、胡須、穗芒等細微之處清晰有度,毫不雜亂。
4、稱重量
一般真銀元的流通時間長短有異,磨損程度各異。但同一品種、版別的銀幣,其質(zhì)量不會相差1克。比如壹圓銀幣重量平均約26.5克,半圓重量平均約13.25克。成色為88%則定為真幣。
目前,市場上發(fā)現(xiàn)的批量偽造銀元,主要采用銅鎳等合金鑄造而成,其特點各異:有仿照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圖案,其顏色為白灰?guī)嗌?,無光澤,聲音尖短,類似其他私版;有的直徑比正常銀幣小1毫米左右,重要的是其重量總在20克上下。
還有少數(shù)的是用銅、鉛、錫等金屬鑄造的假銀元,外表鍍銀,其特點為銅質(zhì)鑄造的假銀元版圖粗糙,音尖短而量輕,磨掉表面銀色多呈現(xiàn)微黃,質(zhì)量為21克左右;用錫、鋁鑄造的銀元,則圖案模糊,質(zhì)軟無彈力,聲音低沉。將銀色磨去,錫質(zhì)的青灰色;鋁質(zhì)的為青黑色,質(zhì)量均在20克左右。
另外,由于銀幣在長期不斷地交換流通使用過程中,經(jīng)過人手的撫摸、磨擦,其磨損的部分主要在錢體的部位表現(xiàn)出來,應是自然形成的光滑均勻,無方向性。因此,一般全部包裝、無磨損,錢體又無包漿的銀幣可判定為假幣。